青枝绿叶的花生田,看似平常无奇,拔一棵出来,剥开果壳,露出的却是一颗颗与众不同的彩色花生仁。过去只长杂草的盐碱地,如今长出了彩色花生,这让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蝉鸣花香”联合社理事长任树德很是高兴。
近日,在合作社种植基地中,20亩花生迎来了丰收。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花生研究所和东营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测产验收结果显示:5个彩色花生新品种(系)亩产均超过了300公斤,其中济花红2号和济花黑Ex-1分别达到了414.87公斤和462.18公斤。
“这5个彩色花生新品种(系)都是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引进的。”任树德介绍。近年来,食用型花生市场需求旺盛,省农科院科研团队面向市场需求选题,选育了这些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彩色花生。经前期沟通,双方达成示范推广彩色花生新品种合作意向,在盐碱地上进行试种,共建特色花生小镇。
东营市有盐碱地341万亩,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唤醒这片土地的活力,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是历代东营人不懈的追求。
在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马家水库片区艾和村的农田里,一望无际的玉米已进入收获期。由于靠海较近,地下水以咸水为主,这些田地曾经“近乎撂荒”,村民只能守着盐碱地发愁。“通过实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耕地条件比过去好多了,粮食也能实现高产了。”艾和村村民孟令周说。
滨海盐碱地改良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洗盐排盐。早在20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便探索出“挖土为塘、堆土成台,塘内养鱼、台上耕作”的“上农下渔”模式,大大降低了土壤盐碱化程度。现在,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东营因地制宜,探索构建了盐碱地生态化“三级利用”模式,对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分类改良、生态利用,多措集成推动盐碱地地力改造提升。预计到2025年,全市将完成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6.39万亩,提质改造盐碱耕地11.59万亩,新增耕地3.48万亩。
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已经成为东营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举措。“我们深耕盐碱地种质研发,培育筛选适合在盐碱地上大面积应用的作物品种,相继创造出新的高产纪录。去年在3‰盐度的盐碱地上,‘鲁单510’玉米品种亩产达到928公斤,‘花育9307’花生品种亩产达到625公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说。
如今,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建成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耐盐碱粮食、油料、牧草、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3.5万余份。同时,应用国际领先的分子育种技术,将种子当作工业产品精准设计,在耐盐碱作物育种加速器进行迭代培育,育种速度是常规育种的2—4倍。建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筛选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大豆、田菁、水稻、毛叶苕子等18个品系进入国家、省区域试验。
改地加改种,曾经的盐碱地变成了丰收田。东营市盐碱耕地占比由建市之初的80%降至60%,近10年间,近百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去年全市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长”,粮食总产量30.38亿斤,较建市之初增加了21.5亿斤,过去的不毛之地现已成为重要粮油基地,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东营样板”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