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安高新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破解环保制约因素为关键点,抓好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多措并举解决项目落地各项难题,确保各个项目顺利落地见效。
提前介入,破解项目总量“储备不足”难题。深挖减排潜力,强化总量储备。充分利用排污许可系统,做好企业提报数据监控,针对排放源统计年报中的工业源开展环境统计现场复核工作,同时定期汇总研判涉水、涉气项目生产情况,为泰安高新区新改扩建项目储备新增总量指标。2024年共完成减排项目11个,共解决化学需氧量416.8吨、氨氮20.81吨,挥发性有机物11.09吨/年。严格总量控制,保障新建项目。以整合各方资源和挖掘减排潜力为抓手,全方位多渠道深入挖掘替代源。主动服务,目前已批复23项目的总量确认书和倍量替代报告,调剂总量指标化学需氧量416.1吨/年、氨氮20.81吨/年、颗粒物3.57吨/年、挥发性有机物11.701吨/年,积极解决泰安皇氏晶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瑞泰智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总量指标问题。优化审批流程,提前介入核算。将总量审核工作前移,由原先环评文件受理后对其载明的总量控制内容进行审核,改为在环评编制阶段提前介入,通过主动对接企业和环评编制单位,对项目所需总量进行研判,随时掌握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求,针对重点项目总量需求做到动态管控。遵循“谁削减、谁优先”的原则,通过企业内部调剂、新增排放量倍量替代相结合的方式,明确项目替代源,保障重点项目总量需求,今年以来,共为29个建设项目提供总量指标保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靠前督导,破解项目环评“编制不快”难题。启动省级联动试点工作。按照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工作要求,强化政策赋能,赋予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施降低环评类别、告知承诺审批、豁免部分建设项目环评手续、环评打捆审批、调整总量指标前置等一系列简化措施,进一步提升环评审批和服务效能,切实提高环评审批质效。截至目前,已豁免4个太阳能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手续。行政审批提速增效。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主动与上级生态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服务1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做到定期对接,了解项目进度、解决推进困难,其4个项目豁免环评手续,7个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辖区新改扩建项目线上审核通过18个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6件,报告表30件。加大规划环评指导力度。针对辖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慢的问题,开发区分局加大各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召开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推进会,建立园区动态管理台账,提前预判分析,持续强化调度,督促园区依法依规加快开展园区规划环评、优化园区准入清单,确保不影响项目入园建设。帮助汶河产业园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累计收集部门意见12条,公众参与问卷100余份。
联防联控,破解污染地块“重视不足”难题。协同配合,联动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科学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加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部门联动监管。与经信、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间关停搬迁企业名单、原址用地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情况等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监管机制;落实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及其效果评估等措施,对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1个原址地块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实现100%覆盖。专家把脉,精准管理。邀请科研机构、高校等专家对辖区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共排查发现12处隐患,通过专家指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确保土壤污染风险在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动态更新,强力监管。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录”,已完成1个重点行业企业关停腾退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移出疑似污染名录,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速、提质、提效,动态掌握地块用途规划,所有重点监管企业均实施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排查污染隐患点21个,完成整改14个。(冯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