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烟台长岛如何丰盈“蓝色粮仓”-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2/03 17:06:38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看烟台长岛如何丰盈“蓝色粮仓”

字体:

  渤海深处,岛岛如珠。在这片广袤深远的海洋国土上,长岛与海相伴,向海而生。

  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全国首批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中,位于山东烟台的长岛作为海洋类入选。近年来,长岛通过岸线修复、生态养殖、垃圾热融以点带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岛绿、滩净、水清、物丰的人岛和谐新格局。

  大钦岛位于长岛北部,渤海海峡中段,以海带养殖为主要产业,是渔家大海种田的“主粮”。近年来,大钦岛乡坚持“向海图强、耕海牧渔”,全力融入“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中,积极探索“多层次立体养殖模式”,拓展“蓝色粮仓”仓储空间,促进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海上“造田” 海底“播种”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是山东交给长岛海洋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使命。长岛综试区立足自身优势,探索集约节约发展模式,深耕海洋牧场,在海上“造田”,海底“播种”,营造“海底森林”。

  “大钦岛海域的海水水质、盐度及气候、光照,特别适合海带生长,海带中碘、醇、胶等含量丰富,品质高。”大钦岛乡党委宣传委员许伟兴介绍说,大钦岛的海带在鹅卵石和石头滩上晾晒,好处是升温更快,空气流动性好,晒干的海带没有沙子、泥土等杂质。

  据统计,大钦岛乡现有海带养殖面积1.3万亩,近年来引进“丰宝一号”“B013”“E25”等海带品种,2023年全乡收割鲜海带20余万吨,加工干海带2.5万余吨,年产值达3.2亿元。另外,在三产融合方面,大钦岛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海带丰收节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海带之乡 渔牧大钦”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为乡村振兴和渔民增收致富注入新的活力。

  “大钦岛海带养殖经历了内湾养殖阶段和近岸养殖阶段,随着养殖面积扩大,现在是外海养殖,水深达30多米。”小浩村党支部委员、负责海珍品养殖的唐道强说,“水深流大”的地方适合养海带。大钦岛小浩村是著名的“中国小浩海带”的故乡,海带养殖已有近70年的历史。

  “我们在上层养殖海带,中层养殖马粪海胆,底层养殖海参、鲍鱼。”唐道强称,他们实行上中下三层立体式养殖模式,通过生态养殖助力渔民增收。唐道强介绍,小浩村实行上中下三层立体式养殖模式,通过生态养殖助力渔民增收。

  大钦岛人不仅在海上“造田”,也在海底“播种”。小浩村从2018年到2022年,连续4年向海里投放人工鱼礁、投石2.5万方,通过海底布礁,既促进周边海域海洋生物的增殖,也为渔民增收提供了优良的生产环境。

 节约集约 丰盈“蓝色粮仓”

  2023年底,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成为中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有了“海上粮仓”的新名片,长岛进一步走向深海,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生态渔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形成“海工+牧场”联动、“陆海接力”兼容、“大渔带小渔”共享等多种模式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

  与此同时,长岛还向大海寻找蓝碳,与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挂牌成立长岛海洋碳汇研发实验基地、黄渤海蓝碳监测评估和研究中心等。推出中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开创绿色金融与海洋生态修复融合的新模式。

  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益于长岛坚持节约集约用海、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等举措的实施。

  “我们一直在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高效利用,在海域资源上科学布局用海区域,改变粗放用海模式,将城镇、港口、休闲旅游设施、海洋牧场等布局与海域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水平。”长岛综合试验区自然资源局李文清说,同时长岛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应用节水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行取水、供水、用水全过程节水方式,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推进雨水集蓄、海绵城市建设,扩大涵养水源,防止海水入侵。(李殷婷)(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