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早上6:08,随着司机按下启动按钮,首班载客列车从四川路(轮渡)站缓缓驶出,依次通过小港站、国际邮轮港站,奔向地铁2号线另一端的李村公园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方案(轮渡站-泰山路站段)(以下简称“2号线西延段”)开通。
至此,青岛地铁开通8条线路,线网运营车站达172座、运营里程达352公里,串联七区一市,实现对中心城区主要商圈、医院、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全覆盖,对缓解市区间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布局、提升城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产生积极作用。
2号线是青岛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东西大运量骨干线。其中,2号线一期工程(李村公园站至泰山路站)已开通,全长约25公里,设车站22座,日均客运量超30万人次。2号线西延段全长3.84公里,共设四川路(轮渡)站、小港站、国际邮轮港站3座车站,向东通过泰山路站与既有2号线一期连通,并再往东与建设中的2号线二期连接,成为贯穿主城区的一条东西向地下“大动脉”。
“家门口”坐地铁,既有站票价不变
2号线西延段途经学校、居民区、新冠高架路、胶济铁路、金茂湾商业区等诸多商业、交通重要节点,串联起青岛国际邮轮母港、青岛海关博物馆、小港码头、青岛轮渡站,是青岛城市更新建设的重点项目。线路开通后,西部老城区将接入快速公共交通走廊,为区域振兴注入新活力。
2号线西延段开通后,2号线李村公园首车6:00、末车22:40,四川路(轮渡)首车6:08、末车22:43,全天运营时间17小时34分钟。工作日高峰最小行车间隔2分30秒,平峰行车间隔7分30秒,周末行车间隔6分6秒,全程约53分钟。尽管线路延长、车站增加,但既有站之间的票价没有变化,全线网最高单程票价仍为12元。从新开通车站出发,到达线网最远距离车站(西海岸快线董家口火车站)票价仅需9元。
“盼望了多少年,终于开通了。”家住晓港名城小区的王女士在崂山区株洲路附近的一家科技型企业上班,2号线西延段开通前,如果开车往返,她每天都要为停车而发愁;如果不开车,则要先乘坐公交车抵达泰山路站,然后换乘2号线在东韩站下车,再前往单位。王女士表示,2号线西延段开通后,她下楼步行3分钟就能到达小港站,然后直接坐到东韩站下车,地铁让她的通勤更加便捷,下班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更长了。
开通首日,地铁建设者们也特意组团前来体验。“地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无到有,一点点建起来,现在终于开通了,心里满是成就感,咱们也算是为青岛的建设出了一份力。”中铁四局的黄鹏波以电工身份参建2号线西延段,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他感慨良多。
打造“海味”特色地铁站域文化
“地铁站域显示着一个城市的气韵,我们乘坐地铁时,即在阅读城市性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严建伟认为,地铁文化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展示窗口,能够体现城市的历史、精神与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使城市更具特色和辨识度。地铁站域文化艺术是行走的文化传播载体,应构建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地铁站域文化。
2号线西延段较好地践行了这一理念。2号线西延段途经的这片区域,也就是老青岛人所说的“后海沿”,承载了无数人难忘的记忆和情感,更是青岛历史悠久的海港文化的集中展示区。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副处长张奉春介绍,在青岛地铁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2号线西延段持续深化“空间一体化设计”理念,以“感悟历史痕迹,谱写港湾华章”的文化理念,将2号线西延段的车站空间装饰、公共艺术、导向标识、服务设施、商业广告、管线综合等专业统筹集成设计,用新媒介、新观念艺术手法植入车站空间,将地域文化、城市特点、市井风情投射在地下空间,将其打造成滨海国际会客厅。
作为国际邮轮母港区综合客运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邮轮港站已建、在建项目与地铁地下空间互联互通。地下部分与“世界之眼”结合建设,地上则通过空中连廊与邮轮母港客运中心连接,市民游客可通过国际邮轮港站直接乘坐国际邮轮。
小港站临近小港,位于市北区冠县路与惠民路交叉口。该站点将为海逸景园和晓港名城小区居民的出行提供方便。
作为青岛地铁网络的重要延伸,四川路(轮渡)站成为连接海陆交通的关键节点,市民游客走出四川路(轮渡)站,不到5分钟即可抵达轮渡候船厅。2号线西延段开通当天,青岛旅游集团推出了“地铁+轮渡”联票服务,进一步促进海陆交通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经济、实惠的出行选择,打造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样板。2025年1月1日前,青岛“轮渡+地铁”一日票推出39.9元特价优惠,市民游客可以在“青岛旅游全城通”小程序上购买联票。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中心站务部台东站区站区长徐婉琳介绍,结合线路周边居民区密集等特点,2号线西延段持续以“畅达幸福”为引领,推出“青锋暖行”定制化服务,为新开通各站配备无障碍折叠垫板、轮椅、爱心座椅、无障碍卫生间等特需乘客设备设施。同时提供爱心预约、临时休息、共享充电、便民如厕等综合性便民服务。其中,在重大活动或重要接待时期,国际邮轮港站将视实际情况增设出行指引卡,配置多语种服务队,提供英、日、韩、俄、法、德等语种翻译。此外,为适应外国游客刷卡支付习惯,站内还配置有POS机,为外国游客带来无障碍出行体验。
8条在建线路2028年前陆续建成
地铁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之城的重要基础设施,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关乎民生福祉。
11月26日开始对外公示的《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提出,打造轨道引领、多元融合的公共交通系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建设公交都市。构建以城市轨道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各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之间互相协调、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一体化、多层级的公共交通系统。
自2015年以来,青岛以每年开通不少于一条地铁线路的速度,成为近十年来国内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随着线网越来越密,地铁客流承载力不断增强。今年前11个月,地铁日均客流约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81%。
目前,青岛地铁8条在建线路正在加紧建设,一张更通达的线网正加快向更多区域铺展。二期线路中,8号线南段(青岛北站到五四广场)作为连接主城区与胶东机场的快速通道,正加快推进土建施工,有望在2026年至2027年前后建成。三期工程7条线路(5号线一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也在有序推进,施工“进度条”不断刷新;2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和8号线支线三条线路的土建工程均已完成过半,为项目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述线路预计2028年前将陆续建成,届时青岛地铁日均客运能力将达500万人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