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日照市“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日照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情况。
“无废城市”建设聚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积极探索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处理的新方法、新路径,对城市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日照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阶段性成效初显。
建立健全工作体系。2023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日照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业、农业、生活(建筑)、海洋、危险废物等5个行业领域专班,建立了“1+5+N”工作体系,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无废城市”建设进展,于2023年7月召开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还邀请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专家介绍全国“无废城市”和“无废细胞”建设先进做法。市无废办印发《日照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日照市“无废城市”建设评估方案》和《日照市“无废城市”宣传工作方案》等,凝聚合力、高位推动;7个区县、功能区均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无废城市”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市政协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专题民主监督的重点,组织农工党日照市委会、有关专家深入社区、学校、工厂,为“无废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力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重点领域“无废”建设。在工业领域,持续推动钢铁产业全流程、全方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钢日照公司去年被评为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日钢集团启动省内行业首个碳达峰碳减排具体行动方案,累计投资8.45余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同时,以钢铁产业绿色“无废”发展为标杆,加快构建全市工业领域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今年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在农业领域,制定印发《日照市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示范应用“三新”配套技术15万亩,促进全市科学施肥水平提高;积极推广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进一步完善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设立了53个农膜回收点和1个回收处理企业,逐步建立“村镇集中收集、企业回收处理”的废旧农膜回收模式。在生活与建筑领域,印发《日照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计划》,建成餐厨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年处理餐厨垃圾2万余吨,推动垃圾分类扩面提质,城市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100%、村居5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8%以上。在海洋领域,印发《2024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工作方案》,科学指导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工作。制定《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在危险废物领域,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市共检查涉危废企业668家,发现整改问题957个;按照“危废不落地”原则,探索开展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集转运管理新模式,在岚山区中楼橡胶产业园和莒县刘官庄塑料产业园试点成功基础上,印发工作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行此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已有852家小微产废企业与收运单位签订统一收集转运合同,共计转运危险废物70.39吨;累计完成100余家危废重点监管单位视频及智能终端的安装与联网,实现危险废物“产一贮一运一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组织专业力量指导亚太森博做好年6万吨绿泥、铁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将绿泥、铁泥“吃干榨净”,助力年16.5万吨生产纱管纸生产,提高绿色生产效益。指导五莲县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展锯泥综合利用推广。
强化“无废细胞”建设和宣传引导。实施2024年度《日照市“无废细胞”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小区”等20类“无废细胞”建设,并配套出台详细的建设指南,充分发挥创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日照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2023年,在自愿申报、各区县(功能区)无废办初审、市各领域专班评估的基础上,经市无废办复核、社会公示,建成日照市金海岸小学等28个“无废细胞”。2024年,建成42个市级“无废细胞”、24个省级“无废细胞”。发布《日照市市民绿色生活方式指南》,从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绿色校园5个方面倡导践行绿色生活,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日照发展贡献力量。开展“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日照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无废”理念,凝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在5.22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社会化宣传活动,发出倡议书,引导广大市民争当“无废”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动员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浓厚氛围。
下一步,日照市将持续推动五大领域“无废”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固废、危废综合利用水平。依托“碳惠日照”碳普惠平台建设“无废城市”多元场景,努力让市民共享绿色发展的环保红利,共建生态日照、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