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解太空车原理后,学生们大胆进行创意组装:他们用日光灯模拟太阳光照射太空车太阳能板,仔细研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经过反复改装与调试,小车终于稳定前行。
这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实验学校“舜创”科技创新社团近期一次社团活动上的一幕。近年来,这所学校将科学精神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科技创新教育、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开辟了校园科技馆、创客工坊、科技放映厅等活动场所,配备完善的器材设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舜耕科学实验室》,通过实验和项目驱动,大力开展大单元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工作,并积极促进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深度融合,逐步摸索出一套专注于创新素养培育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
同时,学校“开门办学”,充分吸收和利用社会各界科学资源,服务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依托全国科普日,学校邀请山东省科普专家团成员到校开展科普讲座20余次;邀请“科技大篷车”、枣庄人工智能协会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领略科学的魅力……
学校还常态化组织教师参加科学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并出台激励措施。近两年来,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0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得各类大赛优秀组织奖5次。
“学校将持续深化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教育的‘一体两翼’育人机制,全方位完善大科学教育体系,大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与前沿科技发展结合紧密的项目和优质课程,为学生搭建更高层次、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薛城舜耕实验学校校长郭文清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