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以实干实绩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1/17 16:17:11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枣庄:以实干实绩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

字体:

  2024年悄然落幕,冬日山东枣庄步履不停,同心同向赴新程。“全市各级要响应市委号召,锚定主攻方向,蓄力重点突破,以实干实绩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不断迈上新水平。”1月10日上午,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说。

  回首2024年,枣庄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承压奋进推动经济运行稳健向好。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1—11月,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山东省平均增速,其中7项指标增速居山东省前5位。全市营收过50亿元工业企业发展到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4家、613家。

  1月6日—10日,枣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依次召开。在这五天里,来自全市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积极履职尽责,传递民声、建言献策,共商枣庄未来发展大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关键之年。前不久召开的枣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研究提出将今年确定为“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系统部署了“工业倍增、区域协同、项目落地、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治理高效”等六个方面攻坚任务。

  “农村用水需求较大,怎样才能让农民用上更便宜的自来水是社会焦点问题。”几个月来,来自山亭区的枣庄市人大代表张宝长实地考察乡村民生保障工程,打磨提案。张宝长说,如何让老百姓接受公益性公墓,以及农村大管网供水建设是他关注的问题。

  枣庄市石榴研究院技术研究室主任罗华关注的是如何不断推动石榴良种化进程,让更多新品种、新技术落地生根。罗华说,2025年枣庄市石榴研究院将持续提升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发挥好平台优势,做好资源库提升改造、种质资源保存管理、品种选育、标准制定、示范推广,让更多果农享受到科技红利。

  “企业最关心的就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枣庄市人大代表、山东瑞兴阻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腾着重关注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更多扶持企业的政策出台,才能助力企业成长。”张继腾说,众多企业都在关注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为企业发展找准方向。

  1月7日,滕州代表团的审议现场氛围热烈,代表们踊跃讨论、各抒己见。在听取发言后张宏伟说,要抓工业强产业,坚持将“工业倍增”作为“头号工程”部署推进,加快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园区发展焕新升级,持续膨胀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规模体量,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去年11月,由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山东威达精工、西班牙伊巴米亚机床共同投资建设的滕州市高端五轴机床加工中心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滕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五轴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之一。

  枣庄市人大代表、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慧彬围绕全市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走访调查,了解到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环保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会上,他与其他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推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投资兴业环境。

  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的枣庄紧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在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向“新”挺进的征途上,薛城区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瞄准“配件+部件+整机”全产业链,建设低空经济动力谷,力争2025年枣庄低空经济动力谷产值过10亿元。去年,总投资10.2亿元的航景创新重载无人机项目顺利进驻低空经济动力谷。

  联泓集团董事长郑月明建议,要围绕枣庄市中心大局,瞄准产业需要,实行产业延链和补链招商。同时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用好“榴枣归乡”等相关政策,积极为招大引强凝聚智力。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榴枣归乡”工程不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截至目前,枣庄青年人才集聚数量达2.4万人,驻枣院校毕业生留枣就业创业比例突破30%。2025年,当地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技能人才8000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