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无人直升机头部企业北京航景落户薛城,无人机超级工厂建成试生产,全市首架重载无人直升机总装下线;薛城化工园区去年1-11月实现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5.9%,近年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丁辛醇项目加快推进;新培育“四上”企业99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53家……翻开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一组组数据连成向“新”的趋势,一个个项目孕育了“质”的势能。
从传统产业向新突围、新兴产业动能澎湃,再到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产业创新加力提速,薛城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1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多种模式新签约项目62个,扎实开展“技改荟 数智行”进企业活动,实施过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62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3%,杰富意化工荣获省制造业单项冠军,青啤(枣庄)、泰山石膏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硬核”实力彰显薛城力量。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背后,是薛城举全区之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力支撑。
如何做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薛城区扎实开展“送政策 谋发展 解难题”入企走访调研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0余个;积极实施“法润薛城益企护航”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开展“法治体检”服务企业50余家;在全省率先推行重点项目“函证并行”改革,项目开工审批时限由6个月压缩至1个月。
坚持服务大局、市区一体、融合发展,薛城区在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之间找到了最优解,打造出“大树成荫”和“花草相映”的城乡融合格局,让幸福底色更加可感可触。
陶庄镇后湾村路旁的炒鸡店里,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鲜香爽辣的本地辣子鸡即将出锅。非遗传承与特色旅游在“三湾里·薛河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区交融,更是彰显乡村振兴蓬勃脉动的最好见证。
生态美景引客来,产业兴旺注活力。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薛城区新建和美乡村示范村13个、提升村78个,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建成全省首个石榴主题科技小院,4个石榴产业项目入选省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甄沃饮品深加工、石榴·蓝莓零碳数字产业园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
“城乡融合美美与共”的实现,一面是乡村全面振兴,另一面则是城市品质提升。
冬日的小沙河清澈见底,两岸风光旖旎,市民在沿河公园健身观景,享受清晨的惬意时光。而在同一时刻的新城街道来泉庄村回迁安置选房现场,村民们排着队,满怀期待地迎来了新房的协议签订。
“5、4、3、2、1,新年快乐!”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万达广场灯光璀璨,人们在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迎接崭新的2025年。以旧换新、文旅消费、教育医疗……2024年,薛城的民生实招落脚点实、含金量足、获得感强,全年全区民生支出28.85亿元,百姓对民生变化可感可及。
崭新干净的教学楼、欢声笑语的爱心食堂、招聘会上充满期待的毕业生、坚持爱河护河巡河的河长……薛城区牢固树立“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理念,积极开展“榴枣归乡”“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140余场次,新增城镇就业5990余人,建成爱心食堂爱心助餐点15处、留守儿童活动站32处,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龙吟中小学、区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启用,实施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完成17所样板村卫生室建设,社会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