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高新区锚定“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目标,强化“有解思维”,推动“精管善治”,探索实践现代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活力。
聚焦城市死角及“脏乱差”问题,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全面铺开“门前五包”集中整治行动,建立“执法队员+店铺业主”一对一衔接机制,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以点带面开展东方路、福寿街、蓉花路党员“全要素示范路”创建,推动全区5074家沿街店铺累计整改环境卫生及“十乱”问题4万余件,沿街秩序大幅改观。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质,潍坊高新区还按照“视觉一体化”思路,建立城市更新达标体系,打造立体化城市形象名片。
“我们主要排查牌匾破损、外立面脏污、弱电飞线等形象问题,现场制定提升方案,帮助商户整改。”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胜利街中队指导员徐子柱说,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提升牌匾630余处,美化外立面1.7万平方米,亮化总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
在加强常态化治理的同时,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还创新智能管理,发挥数字城管、城市综合指挥平台等优势,233路监控视频覆盖全区重要点位,133个网格全天候巡查,限时整改各类问题6.2万件,保障重大活动280余次,为城市管理插上“科技翅膀”。
“城市环境和形象打造,只有精耕细作下足绣花功,才能润物无声显成效。近年来,我们高标准打造的东方路、福寿街全要素示范路及健康街风筝文化展示段,均被市城管委列为示范和样板。”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梁炳海说。
下午6点多,在自由时光特色街区经营小吃摊的张明正忙着给顾客制作米线;在创新街便民市场,刘女士给孩子买好爱吃的小零食后,正往不足百米远的小区走去……
一组镜头,透着浓浓的烟火气,更是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温情服务的直观写照。
“附近企业年轻人多、居民小区比较集中,下班点人流量很大。我们在这里出摊经营,很踏实。”张明说,夜幕降临五彩霓虹闪烁,街区已然成了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便民市场开业了,我经常进来转转。”在创新街便民市场,刘女士表示,以前购物骑电动车还要跑挺远,现在一出小区门就是便民市场,品类丰富、价格实惠,非常便利。
“城管”是干什么的?为答好这道题,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树立“开门办城管”理念,把服务市民生活摆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高标准打造便民市场41处,限时定点、控制规模,实现大型居民小区全覆盖,1200余家摊贩入驻,为居民送上家门口的“菜篮子”,更让自由职业者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
“在便民服务方面,我们还打造了60处城管社区工作站、360余处综合执法小区岗,靠前一步服务百姓民生。畅通居民诉求反馈渠道,变被动问题处置为前置服务解决,办结各类问题7300余件,满意率95%以上,获评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梁炳海说。
打造智能停车场86处,设置停车位1.2万个,日均服务市民停车4.6万辆次,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组建油烟监管专业团队,搭建在线监测平台,全区1696家餐饮业户全部纳入监管,油烟问题下降37.2%,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成效明显……数据背后,是潍坊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实干为民的生动实践。
“综合执法局坚持‘721工作法’,持续改进城管执法工作方式,突出服务为先,愿管小事、能管小事,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让‘城管蓝’成为市民值得信赖的一抹亮色。”梁炳海说,潍坊高新区将把党组织筑牢在执法一线,让党员服务在执法一线,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争第一,努力争当全市工作标杆。(聂玉金)